【健康科普】春季养阳好时机

浏览量:
      《黄帝内经》中说: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。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、气化与凝聚、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,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的作用。 
      中医认为,人体的正气是无形的,属阳;精血津液为有形的,属阴。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,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;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,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。人的阳气温养脏腑经脉,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。阳气充足,脏腑调和,则思维敏捷,经脉柔和、张弛自如。
      俗话说:秋冬养阴,春夏养阳。春季正是养阳的好时机。
      阳虚是如何造成的?
      阳气的损耗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少成多的结果,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到阳气。
      1.衣
      许多人都因为时尚好看,穿衣服露脚踝,露肚脐,露脖子......这样穿着非常容易受寒邪侵袭,寒为阴邪,最容易伤人体阳气。
      2.食
      贪凉饮寒,过量的冷饮,冰酸奶,凉色拉,水果,这些入口不温,寒凉的东西吃下去,都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。
      3.住
      过度使用空调,那些头痛,感冒的空调病,都是寒邪伤阳的表现。
      4.其他
      经常淋雨,熬夜,大冬天游泳,夜跑。
      如何补阳?
      1.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。早晨6点起床,中午适当午休,23点前入睡。避免熬夜,睡前不要使用手机。
      2.适量户外运动。上午是机体阳气顺应天时逐渐充盛的时间,可增加户外活动,如五禽戏、八段锦、太极拳、舞蹈、散步、慢跑、球类活动等。
      3.在保证营养均衡下,减少食用凉性食物,可适量食用温性食物,如山楂、樱桃、石榴、荔枝、龙眼、青果、辣椒、生姜、葱白、香菜、干姜等。
      中医治病强调辨证施治——因人而治、因地而治,切勿未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而妄用扶阳之法,恐适得其反,使病情愈加恶化。

底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