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部分 古圣先贤

2012/12/18
浏览量:
先秦两汉医学——中医学术思想的起源与理论体系的形成
中医学术思想的产生,始于春秋,成熟于战国。阴阳、五行、精气学说对中医的融入,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完善。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的成书,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确立;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确立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,其创立了“六经辨证”体系,对杂病的辨证论治为后世脏腑辨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,所载方药组方严谨有效,被称之为“方书之祖”;《神农本草经》载药365种,上、中、下三品分类,是对长期以来医家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,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魏晋、南北朝、隋唐医学——医学理论的继承与临床方治的革新
隋唐的繁荣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。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编纂成《诸病源候论》,开创了我国病因学研究的先河,全书共五十卷,载列症候1700余条,分别论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。
孙思邈所著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是唐以前医学的大成,二书对临床各科、针灸、食疗、养生保健均有所论述,其对前世方药的收集继承,对养生理论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。
宋元明清医学——医学理论的充实、发展与革新
金元四大家:善用寒凉药物的“寒凉派”刘完素、多用汗、吐、下三法的“攻下派”张从正、重在温补脾胃的“补土派”李东垣、以养阴降火为主的“滋阴派”朱丹溪;明代的空前成就是本草学的发展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是中药学发展的里程碑,载药1892种,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分类方法,被称为“中国百科全书”;清代温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中医学的巨大发展。代表人物有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叶天士、创立三焦辨证的吴鞠通和注重湿热病辨治的薛雪。
 
《黄帝内经》与《难经》——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
   《黄帝内经》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,集中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,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理论体系,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。历代医家的著作,皆取法于《内经》,各种学派的形成,其学术理论也大都滥觞于《内经》;《难经》托名扁鹊,约成书于东汉,推演《内经》的微言奥旨,剖析疑义,有较多独到见解。如首创独取寸口的三部候脉法,系统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,弥补了《内经》的不足;提出了三焦学说、命门学说,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 
 
《伤寒杂病论》与《温病条辨》——临床辨证理论的突破
《伤寒杂病论》为东汉张仲景所著,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、症状、发展阶段和治疗方法,确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,奠定了理、法、方、药的理论基础。书中包括三百多方,药物配伍精炼,主治明确,疗效确切,被称为“方书之祖”;《温病条辨》作者清代吴鞠通,本书在叶天士等温病医家学术成就的基础上,结合吴氏的临床经验,编著而成。创立了三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。载有较多优秀方剂,如银翘散、桑菊饮等,为后世医家习用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——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
《神农本草经》托名神农所作,约成书于东汉,系统总结了战国以来的临床用药经验,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。提出了药物的上、中、下三品分类法,阐述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理论,如“药有君臣佐使,以相宣摄合和,宜用一君、二臣、三佐、五使,又可一君、三臣、九佐使也。”初步阐明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,“有相须者,有相使者,有相畏者,有相恶者,有相反者,有相杀者。凡此七情,合和时当用之。”提出了关于七情和合及用药原则等,是历代研究本草学的重要基础。

底部